新闻公告

学院要闻
我院召开教育教学研讨工作会
时间   2016年12月06日 14:19
作者   安宝华 摄影:王斌 责任编辑   安宝华


1130日下午,我院在8楼会议室召开教育教学研讨工作会,启动2017年度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院长匡国柱教授、副院长张明君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分院院长、副院长、学办主任、教研室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学研究部主任王玉林主持。

我院召开教育教学研讨工作会


匡国柱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教学大讨论是我院的一项传统工作,到目前已经坚持了8年,对于统一思想,厘清思路,明确任务,推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匡国柱院长讲话


匡国柱院长指出,今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省政府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提出了向应用型转变,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地方本科高校要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实现专业链、人才链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为我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匡国柱院长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院也必须未雨绸缪,提早打算。本次研讨活动我们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找准不足,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明确方向。  

各分院要结合实际,积极稳妥,不求全面开花,但要突出重点,明确2017学年应做的工作,做到任务落实,人员落实,把明年的工作切实安排好。

张明君副院长部署大讨论议题


张明君副院长在会上部署了本次大讨论的重点议题。  

一、理论上研究应用技术学院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明确改革方向;实践上探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如何将应用技术学院的特征落实到专业培养方案,探索应用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法、途径,探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互利双赢。  

二、以专业建设为重点。要根据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专业建设目标,制定各专业的工作实施计划及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使专业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我院在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中所涉及到的减招或停招专业,要明确应对策略,或调整,或提高水平。  

三、以课程建设为基石。研讨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课程建设的内容和基本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课程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内容更新,进行教学方法探索,从事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探寻教学手段创新。  

充分利用学院精品课建设的平台,扎实推进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精品课的受益者。  

充分利用信息教育设备设施,研讨制定课堂教学课件制作标准,恰当运用和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平台,开展使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研讨多元化人才目标的质量标准,将专业能力素质与职业竞争力紧密联系,以专业能力素质的细化和实现,作为职业竞争力的基础,并体现和落实在专业培养计划中。  

五、以实施个性化培养为办学特色。个性化人才培养工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成才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学生的学业进展、个性发展、就业目标,区分阶段,全程指导。形成教育教学合力育人,课内课外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要总结多年来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系列做法,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就业,贯穿培养全过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工程,做到目标明确,各阶段任务清楚,责任分工有效落实。  

完善个性化培养中对辅导教师、导师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的相关建设。在贯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工程思路过程中,切实开展针对导师、辅导教师的培训,探索建立导师、辅导教师作用发挥的相关机制。辅导教师的重点是在辅导教师工作坊的设立与培训;导师的重点是在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的理论、技能培训。  

六、以教育教学合力育人为基本教育形态。探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机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学习目标、日常行为。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对加强学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要既有,又有,通过制定制度约束的同时,研究相关激励措施,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榜样和监督作用。  

拓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深入研讨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与专业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与“3+1”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利用“3+1”人才培养模式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空间,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专业能力素质和职业竞争力的作用。要研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年经验,发现问题,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实施,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在课程体系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在培养机制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形成一体。探索引导、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有效机制,建立相关比赛、活动平台。